1. 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商朝历史 >

孤竹国的文化

孤竹国政治局面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存在近千年的时间。是我国古代北方的著名古国。孤竹国在商王朝中占有一定地位,所以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见有孤竹及其国君的记载。其中有关“亚宪”的铜器,已发现的就有鼎、直、鼎、觚等几十余件,说明他是一位地位显赫、财富雄厚的大奴隶主贵族。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孤竹国的文化。

孤竹国的文化

自1956年以来,全国共发现细石器、陶器、青铜器等孤竹商代遗存47件。殷墟出土的甲骨片子达30余件。1972年,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在卢龙县城西南25里阚各庄村的滦河沿岸阶地,发现一处墓葬为商王朝晚期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和陶器、骨角器、石器。遗址出土的陶器从形制和纹饰作风看,带有明显中原商文化和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特征。

孤竹国有着比较发达的文化,这里出土的甲骨青铜上所记载的“觚竹”“孤竹”“竹”“卜”“箕”和“亚”等字,可以证明,早在1600多年前的商朝,孤竹国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字。

孤竹国所在的滦河下游地区是南方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区,最早接受了中原地区优秀的文化,又促进了东夷各族和中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孤竹国培养了伯夷、叔齐两位千古传诵的爱国名士。《吕氏春秋·诚廉》关于伯夷、叔齐有这样的记载:“昔周之将兴也,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人之情莫不有重,莫不有轻。有所重则欲全之,有所轻则以养所重。伯夷、叔齐此二士者,皆出身弃生以立其意,轻重先定也。伯夷叔齐让国而去,轻身重名,故曰轻重先定。”《论语·公冶下》也说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史记·伯夷列传》更是开列传的篇首,对于伯夷、叔齐礼贤让国、叩马而谏、不食周粟的事迹给与充分肯定。作为孤竹国二子,他们守廉、尚德、崇礼、重信重义、求仁自爱的精神构成了华夏文明的精髓,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以伯夷、叔齐为代表的孤竹文化为中国古代儒家文化起到了启蒙和引导作用,为其提供了发展轨迹,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孤竹原为子姓,是商的同姓诸侯国。商汤时代,“汤特封墨台氏于孤竹”,自此改墨台为氏,历史记载中又作墨胎氏、墨夷氏或目夷氏、明夷氏。传说自受汤之封起,至殷纣王时代止,孤竹国传了九代,如今可考的有第七代起的最后三代国君。

第七代名竹(离犬),甲骨文中记作“竹侯”,庙号为“丁”。大约是殷武丁后期至廪辛时代的人,曾做过商王朝的“贞人”和“司卜”。

第八代是竹(离犬)的儿子,金文中记作“微”,文献中又书作“初”,尊称为“亚微”。他为其父所作的铜鼎,已于喀左北洞村出土。他大约是殷廪辛至文丁前后的人。

“亚微”有子三人,继承其位者是第二子,名“凭”,金文中作“亚宪”,在殷王朝中官至亚卿,关于他的铜器发现甚多。“亚微”之子名久,字公启,史称伯夷;三子名致,或作智,字公达,死谥齐,故又称叔齐。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zgls/scls/2024/0304/61449.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孤竹国的文化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