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战史风云 >

张海迪:光环下的真实人生

1983年,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28岁的张海迪被树立为楷模,成为“80年代新雷锋”和“当代保尔”。今年9月19日,她连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主席。从小就被病痛折磨的她,一直想成为命运的主宰者,但从成为榜样开始,她的命运却开始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其中也包括一些让她身不由己的改变。这30年来,她被打造成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又有着不同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她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却似乎无人知晓,我们试图通过对她周围的人的采访,还有与她接触过的片段,来还原她的别样人生。

“我就是我”

“她就是一个坐在轮椅上跳舞的疯丫头。”诗人雷抒雁曾这样形容张海迪。北师大教授李燕杰上世纪八十年代是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张海迪未成名前,曾与他通信。他说,外界盛赞张海迪是“80年代的活雷锋”、“当代的保尔·柯察金”,但她直言:我生活中怎样就是怎样,我就是我。

新华社某位记者把刚写出的一篇通讯交给张海迪本人过目。张海迪看后提出,是否不必披露她的入党经过——“我自己没那么高的觉悟,别人要我申请我也就申请,很快就通过了,这要是写出来,人家不说我是突击入党呀?”弄得记者很下不来台。时任团中央宣传部干事的高伐林还记得,她的率性而为,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发型风波”。

一位西方记者问张海迪:“中国6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青年的榜样雷锋,80年代,中国需要一个青年做新的榜样,所以他们就训练和塑造了你,包括你的头发,是吗?”他眯起蓝色的眼睛,狡黠地望着张海迪。张海迪很想笑,关于头发,“我一直是这样,我喜欢长发飘飘……”

张海迪后来住进了医院。一天,康克清来医院看张海迪。……康说张海迪头发太长了,是不是剪一剪。当时,张海迪感到周围的人们热切期待的目光在注视着她,他们在等待她什么时候剪头发。张海迪没有说话。张海迪看出一些人的失望和震惊。张海迪没能轻松,在后来的一些天中,有关的同志曾几次打电话到医院,询问张海迪是否剪了头发,是不是准备剪,什么时候剪。她沉默着。

1985年,共青团中央全会在京召开,张海迪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就在当选当天,她剪去了长发。

该不该结婚都是话题

1982年7月23日,张海迪与王佐良领取结婚证。这一信息在宣传她的高峰期,由天津的一家纸媒曝光。

“我应不应该结婚,都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人们的各种非议,令她苦恼过。“她想过离婚,她父母又不同意了。他们对我说,她没出名时与人结婚,出名了却要离婚。这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当时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魏久明向团中央上级报告事情原委。得到的批复是,这属于个人私事,应由她家自行处理。

法新社一位记者问过他,以张海迪的身体,无法享有正常人的夫妻生活。那么,她结婚合乎人道吗?魏久明的回答是,“爱情难以用一种标准来衡量。”

过度宣传让她透支身体曾遭调查

1983年3月11日下午,张海迪从人民大会堂回到海运仓总参第一招待所。“她情绪原本不错,忽然——”说着,团中央宣传部干部卢山将脖子栽倒一旁。

那天出发前,她已向他透露,自己感觉不适。当晚,张海迪间歇性停止呼吸,反反复复。王兆国等团中央领导匆匆赶至并商议,将她火速送往北京军区总医院,停止她的一切外事活动,将她父母从山东接到北京。

当时的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魏久明过后分析,宣传日程紧密,演讲又易使人兴奋。为免在台上小便失禁,每次她都不敢吃饭喝水。这些都是透支的因素。

曾任团中央宣传部干事高伐林披露,病发前一天,张海迪乘电梯时,有人塞给她一封匿名信。信中指责她演说的事迹部分失实,“她读完这封信,没给别人看就销毁了。”

1983年3月下旬到4月底,根据党中央要求,团中央与山东省委各派成员,组成15人的“宣传调查小组”,全面核实张海迪的履历。高伐林是小组成员。“中央要号召全国人民向张海迪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要亲笔为她题字。树立这样一个人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同年4月上旬,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何光伟和魏久明来到山东莘县,督促调查进展。调查汇集上来的问题有:第一.张海迪的高考分数与实情有出入;第二.她的入团手续不完备,团员档案不见她的材料;第三.莘县县委里,有个别干部对其父张坦夫在任时的行事风格有意见,不同意树立张海迪。

团中央主要领导对报告极为重视,坚持张海迪的宣传要实事求是,对不同意见和她的入团问题,一定要“弄清情况,分清是非”。

“我们对她说,调查她也是为了落实事迹,消除某些疑问,这是为她好。”高伐林觉得,张海迪知道后,反应“比较正常”,没显得不安。从小,她便懂得了压抑。无数次在父母快开门时,她飞快抹去脸上的泪水,笑脸相迎。实在不行,她会趁四下无人,一缕缕揪扯自己的头发,狠狠地咬自己,或在身上留下抓痕。“她把痛苦埋藏在心底。”

从被钦佩到被抵触

高伐林走访过武汉大学、毛麻丝公司、武汉商场、省图书馆……得到的反馈是,工商业的团员们、青年学生们对张海迪还是报以钦佩。当然,“他们听多了也就听腻了。”

一名图书馆的青年管理员坦言——“张海迪的道路是中国当代青年的惟一道路吗?我们的时代正走向多元化,青年面前出现了多种选择的机会,张海迪是典型之一,不是让我们无所选择的惟一。由之一变成惟一,我对她就由钦佩变成了抵触。”

高伐林则认为,张海迪在那一“宣传”时期,心绪矛盾。她无疑渴求成功,对团中央的宣传目的心知肚明,也愿意配合。可另一方面,她又不想被政治化,成为“一个被塑造的政治偶像”,她更不想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投机者。

2001年5月,高伐林意外地收到了张海迪的电子邮件。这封信打开了往事的闸门,也唤起他的疑问,“她在信上说,那时候我总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让你们,让所有的人把我忘掉——为什么?”

第二封信里,高伐林读到了“关键的一段”——当时一些人觉得我就像一个骗子,我偷偷地哭过,可我没让任何人看见我的眼泪,因我相信自己,相信所有的一切都会随风而逝。那些经历让我更顽强了,我坚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工作,终于实现了很多梦想。”

刻意淡出公众视野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海迪刻意淡出公众视野。“我的职业是专业作家,可是由于我最初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是一个被宣传的人物,因此我后来的文学创作总是被掩埋。我曾反复强调,我不希望我身上沾染太多的文学之外的东西,但遗憾的是我很难摆脱,我常常无可奈何。我从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病人而降低对写作的要求,更不希望被人们首先看作是一个公众人物,然后才是作家。我要摆脱这种囹圄需要很长的时间。”

颇为有趣的是,2002年6月,张海迪做客人民网读书论坛,与网友们对话——你对反腐题材怎么看?你会写这样的题材吗?

“我不会写反腐的小说,因为我远离官场。如果故事好,有震撼力,有艺术感染力,那就好,可要是太多,人们就会对国家失去信任和信心……”这与张海迪的成长背景紧密相关。她的父亲张坦夫是老党员,对张海迪的教育是按体制的价值观实行,即向身处逆境的女儿灌输自己信仰的“正能量”,“所以她能按过去的是非观指导她的人生。”

逆境中跋涉,也让她下意识地选择“正能量&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zsfy/2022/0909/9802.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张海迪:光环下的真实人生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