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杜甫一生中八个尴尬时刻

一、李白给他的尴尬 

公元744年,刚刚从吴越齐赵漫游归来的杜甫,回到了洛阳姑母的家里,准备去长安参加科考。这时,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李白失意地离开长安东进,到了洛阳,与杜甫相遇。关于这次相遇,文学史家们总是大书特书,津津乐道,视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实际情况虽然并没有值得大肆渲染的地方,但确实很有些意思:李白不知施了什么魔法,竟然令已经三十出头而且正准备应考的的杜甫神志颠倒地跟着他跑了,跑到王屋山上求仙去了。求仙未果,杜甫有随着李白跑到了梁宋大平原,遇到了高适,于是,三人结伙,携美姬,登高台,醉酒垆,着实潇洒狂放了一阵子,然后风云四散。 

从此之后,二人竟然再也无缘谋面,但李白的名字成了杜甫魂牵梦绕的一个情结,和李白的交往,成了杜甫一团浓得化不开的记忆。在此后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杜甫想李白、梦李白、哭李白、忆李白,先后写下了将近二十首关于李白的诗歌,但是,李白一生中,除了他们相会的时候写过一首戏赠杜甫的诗作,一直到死,再也没有提到过杜甫。给人的感觉是,杜甫仅仅是他身边的一个匆匆过客,在杜甫完成了陪伴李白一程的任务之后,就应该消失得干干净净! 

英国作家哈代说:“呼唤人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互相应答。”不幸的是,杜甫被他言中了。杜甫热情的呼唤,丝毫没有引起过李白的回应,这不能不说,李白给杜甫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 

二、李林甫给他的尴尬 

杜甫为了求取功名,困居长安数十年,在这十年当中,他无依无靠,无以为生,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在这十年当中,他一方面拼命结交达官贵人,四处请求引荐,一方面频频向皇帝献诗献赋,以期引起皇帝的注意。这期间写成的《三大礼赋》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这些年当中,他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生不逢时,偏偏遇上了一代奸相李林甫。在李林甫把持的那次考试中,他构织了一场天大的阴谋:一个士子也不录取!然后给皇帝上表:野无遗贤。天下有本事的人已经全部被朝廷录用了,参加这次考试的人,没有一个可用之材。 

对于这场阴谋,当时的人都明白:李林甫为了擅权,要掐断大唐王朝选拔人才的唯一渠道。后来的历史学家、杜甫研究专家等出于道义,也都对李林甫口诛笔伐。因为,李林甫的玩笑开得太大了,大得令杜甫尴尬无比,大得令杜甫一生落魄。一个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的人,几乎一夜之间被李林甫剥光了裤子,几乎没了一点点做人的本钱。 

不过,实在不是想为李林甫平反昭雪,也无心亵渎杜老夫子,但有一个令我们无比尴尬的事实是:据文学史专家考证,和杜甫一同参加这次科举的学子,后来几乎没有一人在官场上混出些名堂来。换一个堂皇的说法,就是几乎没有人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只有一个元结,混到道州刺史的位子,也没有什么耀眼的业绩。 

杜甫的遭遇,是说明了唐朝科举的精准呢,还是说明了唐朝科举的黑暗? 

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科举考试是为朝廷选拔官吏的,而不是选拔艺术家的。而且,从杜甫的一生看,他虽然没有做过什么像样的官职,但就他担任官职——比如左拾遗——期间,为宰相的事骂皇帝,也显示了相当的迂腐和偏执,看不出有什么大局观和政治识见。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zgls/tangchaolishi/20221010/21130.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杜甫一生中八个尴尬时刻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