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同窗好友蒋干,岂能简单?

①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募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而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吾中计矣!”——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②却说曹操连得二书,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曰:“江左甘宁,被周瑜所辱,愿为内应;黄盖受责,令阚泽来纳降:俱未可深信。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实信?”蒋干进曰:“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操大喜,即时令蒋干上船。……

左右取马与蒋干乘坐,送到西山背后小庵歇息,拔两个军人伏侍。干在庵中,心中忧闷,寝食不安。是夜星露满天,独步出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寻去,见山岩畔有草屋数椽,内射灯光。干往窥之,只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干思:“此必异人也。”叩户请见。其人开门出迎,仪表非俗。干问姓名,答曰:“姓庞名统,字士元。”干曰:“莫非凤雏先生否?”统曰:“然也。”干喜曰:“久闻大名,今何避居此地?”答曰:“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物,吾故隐居于此。公乃何人?”干曰:“吾蒋干也。”统乃邀入草庵,共坐谈心。干曰:“以公之才,何往不利?如肯归曹,干当引进。”统曰:“吾亦欲离江东久矣。公既有引进致信,即今便当一行。如迟则周瑜闻之,必将见害。”于是与干连夜下山,到江边寻着原来船只,飞棹投江北。——三国演义《四十七回》

(二)

这两回段落是蒋干在《三国演义》的戏份,第一回说的是在赤壁战役中蒋干第一次在曹操面前露了一次脸,还许诺前往江东招降周瑜,特别牛逼的不带什么珍宝就过江,要知道当初李肃奉董卓之命去招降吕布的时候还带了一匹名马赤兔和大量的金银珠宝,这家伙真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去招降周瑜,看到这里,可能已经有人在心里骂他在装逼,不过这个先掀过稍后再提,他是不是在装逼自有分析。

而他过江后,却被周瑜明着摆了一道——酒宴。这跟现代处事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什么在酒宴上说,三杯两盏美酒入肚,大呼吃菜吃菜别客气,在觥筹交错中,喝得尽兴,只字不谈事情,周瑜靠的就是这个,话说这也只是形式上问题,蒋干大可以边喝酒边招降,可周瑜偏偏让武将太史慈当监酒。说起监酒这个特殊的地位,可就有趣了,一般的理解也就是在酒宴上的监督宾客饮酒!

无酒不成宴,古人对劝酒敬酒之理看得很重,长辈向晚辈敬酒,晚辈必须立刻从席上站起来,微躬身躯回敬长辈,并且还要满饮杯中的酒,稍后还要离开位子,跑到长辈面前再回敬。而主人向宾客敬酒也有一套很繁琐的礼节,就跟走程序似的,枯燥无味,放到现代就是作秀装逼。反正需要知道的是,在酒宴上,担当监酒的人地位就是最大的:

《江表传》记载:孙权宴请蜀国使者费祎,令诸葛恪(ke)监酒,诸葛恪用马鞭拍费祎的背,疼痛难忍。费祎启禀孙权说:“蜀国丞相(诸葛亮),可与周公相比,都护君侯(诸葛瑾),可与孔子相比,今有一小儿,是执鞭之士。”诸葛恪回答:“你来到大国,傲慢无常,以鞭打你,有什么不合道义?”众人大笑。

这一段讲的虽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的才智,但也间接的表现出在酒宴上监酒的地位,当时的诸葛恪官职并不算大,却执鞭拍打盟国的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对外国使者一天一小宴三天一大宴’就已经说明了使者尊贵的地位,可监酒的诸葛恪却如此胆大,凭什么?凭的就是他监酒。

至于要监什么就要看当时定下的是什么规矩,一般的规矩都是‘不能不喝酒’,或者‘不能喝多’,再或是‘饮酒后需要作词吟诗一首’,不然监酒之人有理由惩罚,被惩之人轻则颜面尽失,重则奉命斩杀,奉谁的命?奉上司的命,酒席上监酒的地位虽高,但靠得还是顶头上司的威能,不然位高权重的文臣武将是你小小的监酒能杀得的?不过在酒宴上担当监酒还是有好处的,可以搞残跟自己关系不好的同僚,看他醉酒后洋相尽出,再顺便安个罪名告知上司然后送他去见阎罗王。

紧接着蒋干就是进了周瑜下的套,让人高马大的太史慈在一旁当起监酒,而周瑜像是故意要做给蒋干看一样(其实还真是故意做给他看的),还把自己的佩剑交给太史慈,“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

看着一脸煞气的太史慈,铠甲闪亮,双臂修长,更要命的是他修长的手臂还拿着监酒用的佩剑,蒋干惊愕,连话都不敢多说,到了别人的地盘不老实不行啊,在如此情况下,就算蒋干有三寸不烂之舌又何用?他完全没有开口机会。 再接着蒋干被装醉的周瑜拉到卧室里共眠,放心,这两人不是在搞基,他们是同窗好友,在学习期间不知道同窗而读、同床而眠几次了,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搞了这么多次的基,要是这样我没话说了。然后接下里的故事情节就是蒋干偷看周瑜的书信,听到周瑜故意说出来蔡瑁张允要诛杀曹操的密语,使聪明的曹操也中了周瑜的反间计,怒火攻心,立刻让武士把这两个深得水军精要的将领砍了。

(三)

而第二回讲得是蒋干再一次在曹操面前露脸,自荐前往江东探听消息的虚实,而曹操也让他去,这一份信任还真不是随便就能磨合出来的。可惜蒋干再一次让曹操失望了,到江东之地还没站稳步子就被周瑜很‘友好’迎接了——直接被送到凤雏庞统所在的地方,为什么?为了连环计的实施。

见到庞统后,蒋干一下子就知道他凤雏的名号,究竟是庞统的名号太响,还是蒋干对天下能人早就已做了一番详细了解?天南地北的,他是怎么得到这些资料的?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互联网,这个稍后再分解。

当知道面前这个人就是凤雏后,也知道庞统还没有事主(他的确是没事主),蒋干愿意为他引荐给曹操,而庞统也顺水推舟的跟蒋干来到了曹营,布下了赤壁大战最重要的计谋——连环计,被周瑜的一把火把连得结结实实的几千艘战船化为灰烬,戈戟尽数沉沙于长江。

再后来便是曹操败北于赤壁,孙刘联军大获全胜。而两次决定赤壁之战格局的蒋干在这之后便无任何踪迹,他是和大军一同被烧死在赤壁,还是被曹操给砍了泄愤?再或是出逃了,那他又逃亡到哪里?史书中并无记载,而且让我特无语的是,我翻了好几遍的《三国志》都没能找到关于他的史记,也许当时的陈寿不记得三国里还有这个人。不过我的同道说,《三国志·江表传》里是记载了蒋干这一个人:魏国谋臣,周瑜的同窗,因大方的性格和善辩的口才,成为淮水一带知名的秀才(还有一种: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二带,莫与为对。)。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一段话……

关于他的事迹,除了三国演义上述的两场戏份外,也就是一些民间野史记载了这么一个人。

唯一的记载就是:少有辩才,有战国名士纵横之风,与周瑜一同师承颜衡,出师后在魏将满宠府中当书簿,教满宠之子识字,在这之后他被举荐到曹操席前,掌管着曹操笔、砚、纸张等东西,有点像私人物品保管员。不是秘书,秘书是荀彧,但可以知道的是,无论曹操有什么重要文件,蒋干都能事先看到。

至于颜衡嘛,在讲这个颜衡之前,得先说什么是淮江书院。

淮江书院创立于公元163年,占地81亩,另有146亩的田产淮江书院开支,它是天下读书人心中的一块圣地。由颜衡和卢植二人创办,得到许多名满天下的儒士如乔(桥)玄、何颙(yong)、许劭等的大力相助,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三千余子弟皆成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成名成就于天下者,有百余人人之多,昔日的豫州牧蒋华、庐江郡守纪守、光禄大夫唐仁、太子太保卫元、侍中魏杰、大鸿胪吴致、御史中丞贾宜都是淮江书院的俊杰,共有三十多人成为国之栋梁,还有太子太傅姜军、光禄勋章宪、幽州牧叶龙、庐江郡主簿黄代、荆州书佐文和等二十多人都曾在东汉各地显露锋芒,担当重任,还有许多淮江书院的弟子无意于仕途,游历天下,四处讲学,成为东汉各地德高望重的名士,最显著者乃是江南才子史丰和钱英,就连汉灵帝都亲笔为书院题字——君子之德风。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zgls/sanguolishi/20220923/15924.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同窗好友蒋干,岂能简单?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