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郑板桥的小故事,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一:郑板桥与“难得糊涂”

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诗、书、画三绝。善画兰、竹、石,尤爱画竹。他的题面诗之多,古今少见,几乎有画必题诗。那些诗有的悲壮苍凉,感人心·肺。有的妙语如珠,诙谐机智。有的寥寥数句,余味无穷。郑板桥爱面兰、竹、石,是他的人生态度在艺术上的体现。为什么爱画竹?他说:“盖竹之体,痰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甘。有似乎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另一诗借咏竹表达自己高傲不屈的气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的书画真迹流传下来的不多,最常见的是一幅翻印的“难得栩涂”。小字注粉:“聪明难,栩涂难,由聪明而转入栩涂更难。”这翻印的郑板桥手迹,解放前偶见于知识分子书斋,当时大家心里明白,世道艰难,言路堵塞,苦闷无处发泄,挂幅“难得栩徐”,无非自我解嘲,不栩涂,装栩涂,求个心理平衡。

二:郑板桥“察颜观色”话扶贫

古书上记载着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说的是郑板桥在当县令时,经常微服私访。有一年春节,他看到一户人家贴了一副奇怪的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郑板桥看后微微一笑,令差役取来白米和衣物送去。主人叩头谢恩。有人问其缘由。郑板桥说:“这户人家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只有南北)过年啊”。对于郑板桥这种关心群众疾苦的作法’固然值得赞赏,但更为收得借集的,却又是他善于摸透贫苦农民的心理意识。

三:郑板桥“吟诗退贼”

清代著名学者郑板桥辞官匆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是牵了黄狗一只,捧了兰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风大雨密。郑板桥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时,有一个小偷摸进门来,板桥听了之后想道:‘如果高喊,恐怕小偷行凶,自己无力对付,反遭祸殃。”于是他便思考了一下,低声吟道扩,细雨蒙蒙夜沉尔深上君子进我门。”小偷听了,大吃一惊,急忙闪在床后,躲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小偷刚要伸手的时候,又听到了一阵诗声:“腹内诗书传万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刚要溜走的时候,猛地听得又一句诗声:“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准备逾墙而出,正当小偷上墙时,猛地听得又一句诗声:“越墙莫损兰花盆。”干是小偷又吓了一跳。小偷上墙一看,墙头上果然摆有兰花一盆,于是便小心避开。正当小偷的脚刚刚着地时,屋内又传出了“天寒不及披衣送,请趁月黑赶豪门”的一阵吟声。小偷心寒胆法,拔脚就跑。

四:郑板桥的“爱鸟之道”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爱鸟有方。何以见得了请看他在乾隆十四年给堂弟郑墨的家信,特别是信后附言。在这封家信中郑板桥观点明确地说他“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特地补掇了一段精彩的文字,专论养乌之道。所云不得笼中养鸟,而予又未尝不爱鸟,但养之有道耳。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星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睡梦初醒,尚展转在被,听一片调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抓面漱口唆茗,见其扬策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己。大率平生乐趣,欲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斯为大快。比之盆鱼笼乌,其巨细仁忍何如也1 “听一片咽啾,如《云门》《咸池》之奏”,“见其扬艰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郑板桥笔下的鸟国多么令人神往,显然,他业未以房前星后的几百棵树为满足,进而直抒已志,“以天地为囿,江汉为池,各适其天”,才是一生的理想。

五:郑板桥“治学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在教材第n册,有《竹石》诗一首,表现了郑板桥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的硬骨头精神。本期刊发一篇郑板桥少年时的故事,希望读者小朋友喜欢。郑板桥少年时在一家私塾学堂读书,功课虽然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常常遭到学官(教书先生)的白眼学官是个势利小人。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这个老师,可以免礼;而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都必须打躬作揖、恭敬备至,否则,就要找茬挨板子,或者无中生有被罚站。郑板桥非常讨厌这个处事不公的学官,聪明的他想出了个惩治学官的好办法。学官为了摆阔虽然家离可是每天都要招摇过了学堂就拴在板桥就从他的巍鲜喊毛驴打主意:他先到毛驴的前再走到毛驴的后边对准驴屁股踢一脚郑板桥躲,闪到二夏旁。如此这样连续多次,毛驴便产生了条件反射:只要郑板桥走到它面前作个揖,它的后蹄自然就会踢起来。一天早上,学官照例骑着毛驴上学堂。郑板桥见了,很有礼貌地走到毛驴面前恭敬地作揖,向学官问好。那毛驴见状,条件反射后蹄踢起,一下子把学官摔了个嘴啃泥。第二天,郑板桥又到毛驴前作揖,学官又一次被摔了个四脚朝天。

六:郑板桥的“打得好”

郑板桥辞官后回到故乡兴化,在白驹场坐馆教书,生活清苦,倒也乐在其中。有一天,朋友约他去小海场吃酒吟诗,路上正巧碰上一户人家夫妻吵嘴。许多人围着看热闹,其中有个不正经的人,乘人之危假装拉劝排解,不怀好意地动手动脚调戏那妇女。夫妻双方看出这人的不良动机,就狠狠教训了他一顿,打得他鼻青脸肿。这一来,他干脆死赖活扯,纠缠不休,路人也无法劝解。当郑板桥路过时,这人听说郑老爷是当过县太爷的,哭闹着要求郑板桥“秉公而断”,周围看热闹的人也想看看郑老爷怎样断这桩糊涂案的。郑板桥听了缘由后,便随口念了四句话:“瓜州的剪子,镇江的刀,如皋的钉耙,海安的锹。”这四句各讲了一件当时非常出名的铁器,与案情毫不相关。那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既不好向郑老爷问个明白,又不便再与夫妻俩纠缠,只得自认晦气,嘴里不停的唠叨着“瓜州的剪子,镇江的刀……”直到日落西山还在那里叨叨着。这时一个农民走过来听了,觉得好笑,就对他说:“你还在这叨叨什么呀,这四样铁器不是‘打得好’嘛!”。

七·郑板桥“自题寿联”

寿联是为他人祝寿、贺寿时而撰写的对联。一般来讲,寿联多是由他人执笔,而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却是自己亲自“操刀”,自己为自己贺寿。“怪人”怪举,成为中国文坛一大佳话。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文学家。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郑板桥一生艰辛,历尽沧桑:3岁丧嫡母,14岁失继母,30岁丧父,33岁丧子。人伦惨变,没有使他消沉,生活穷苦,没有使他颓废。他边耕边读,手不释卷,19岁时中秀才,40岁时中举人,44岁时中进士,50岁时做了县令。一人之身,跨越三朝,故郑板桥自谓“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体恤下情,关注民生,因替百姓仗义执言、赈济灾民,而获罪于上司,“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罢官归乡,卖画为生。郑板桥60寿辰时,自己为自己写了一副别有情趣的“寿联”:“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忧少。”“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八:郑板桥“留口饭”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在未到扬州之前,先住在苏州。他在苏州城桃花巷东头开了一家画寓,以卖画为生。在桃花巷的西头,也有一家画寓,画寓的主人名叫吕子敬。吕子敬擅长画梅花,他标榜自己画的梅花是“远看花影动,近闻有花香”。那意思是说,他画得如同真梅花一样。

郑板桥自从来到苏州,画些竹子,也画些花羽鳞介和山水,就是不画梅花。这梅花是吕子敬善画的,郑板桥自谓不如,所以藏拙。平时,若有人要郑板桥画幅梅花,郑板桥总是谦虚地笑道:“我画的梅花比吕先生差远了。走吧,我领你找吕先生求画去!”

郑板桥真的领着买画者,到桃花巷西头找到吕子敬,让他卖张梅花图,得些散碎银子来养家糊口。吕子敬是个落第秀才,拖着多病的身子,上有爹娘,下有老婆孩子,生活颇为艰难。他画梅遵循写实的手法,画得栩栩如生,每个花瓣都活灵活现。郑板桥总是当着众人高度评价吕子敬的画,赞扬道:“吕先生画的梅花,我再学十年八年,也未必能画到这个程度。” 

有个回家养老的吏部尚书,精通翰墨,鉴赏力很强,看到郑板桥的书法和画都是极致之品,便出了一个《梅花幽谷独自香》的画题,出五十两银子的高价,亲自来到郑板桥的画寓,求郑板桥画。郑板桥推辞说:“尚书大人呀,说到画梅,还是吕子敬先生画得好。这么说吧,他画的梅花能值五十两银子,我画的充其量值五两银子!”

老尚书听了以后,就拿着银子去求吕子敬了。

日子是一天天打着飞脚过去的。郑板桥在苏州住了三年,要迁移到扬州去了。临行时,吕子敬前来为他送行。文人送别,都要作词写诗相赠。画友分别,当然是要以丹青相送了。这次郑板桥赠给吕子敬的,却是一幅梅花。 

郑板桥展纸挥笔,笔走侧锋,由深入浅,画出了苍苍点点带有飞白的梅花主干。画花朵时,用墨浓淡相宜,有轻有重,花瓣用淡墨直接点出,等水分未干时又在花瓣下端以焦墨渗化。这样画出来的梅花酣畅淋漓,笔法流动,神采飞扬。再看整个画面的结构,只有三四朵梅花画得清晰,余者皆涂涂抹抹,真有“触目横斜千万树,赏心只有三五朵”的意境。

吕子敬看了郑板桥画的梅花,惊得张开的嘴好一阵子没有合上。他愣了半天,才嗫嚅着说:“郑兄有如此高超的画梅技艺,何不早早教我?”

“怕吕兄谦让,再不肯作梅花图,画酬就会少收许多。”郑板桥平静地说。

到了这时候,吕子敬才恍然大悟,感激地说:“郑兄之所以不画梅花,为的是给小弟留口饭吃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zgls/qingchaolishi/20221007/19599.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郑板桥的小故事,关于郑板桥的故事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