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当代历史 >

五七干校惨痛历史成就的一个地方

五七干校惨痛历史成就的一个地方

【一、“五七干校”】

中老年文化人没有不知道“向阳湖”的。这里说的“向阳湖”,特指“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部“五七干校”所在地:湖北省咸宁县“向阳湖”——这个地方现在叫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

所谓“五七干校”,我这把年纪当然早知其名,但在“文革”结束前,也就知道它是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办的干部学校,让那些大城市里的“干部”下放到农村劳动锻炼。

现在才搞清楚,是1966年5月7日毛主席看了林副主席呈送的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一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毛泽东要求“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把各行各业都办成“一个大学校”,一业为主,“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它实际上是夺取政权年代的根据地建设、军事化管理、“大跃进”时期的人民公社制度、1960年代初期的重提“阶级斗争”以及“反修防修”的一个合成思想体。

1966年所谓“五七指示”中,毛写的本来是“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但是,到了1968年秋,全国性的“造反”夺权已近完成,毛发动“文革”的初衷基本实现,要重建党政管理秩序,从中央到地方新的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要实行精简原则,超过80%的精简干部、文革初期就被关进“牛棚”审查的“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这些人怎么处置呢?

恰好,1968年5月7日,黑龙江省在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之际,在庆安县柳河开办一所农场,把大批机关干部下放劳动,定名为“五七干校”。柳河的经验材料被发现上报到中央,毛泽东看到后,于9月30日批示:“此件可在《人民日报》发表。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及豫、赣、鄂、辽、吉、黑等18个省纷纷办起了“五七干校”。

据统计,到1979年2月7日,国务院发出《 关于停办“五七”干校有关问题的通知》,10多年间,中央在各地创办五七干校106所,先后下放的干部、家属达10余万人;各省机关办干校有1497所。其中,湖北省以沙洋监狱为中心的荆州地区五县的中直和省办“五七干校”规模最大,先后达10万人左右;江西的中央办公厅干校,鲤鱼洲北大和清华干校,上海奉贤县巴金和王丹凤等人呆的干校,河南息县钱钟书夫妇等人呆的中科院干校,因有高官和高知,比较有名。如果要对全国各地的五七干校有一个概略又感性的了解,可以翻翻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的《在“五七干校”的日子》。

而在全国各地1600多所“五七干校”中,最有名的,毫无疑义是“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

【二、“向阳湖”】

“文化部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简称“向阳湖干校”,它之所以特别出名:

第一当然是文化名人多,这是它胜出沙洋干校之处。沙洋下放的是全国人大、政协、八大民主党派、统战部、外交部、财政部、公检法、石油部、铁道部、总参、总后等权力机关的官员,虽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社会学家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原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最高检副检察长黄火星等一帮大佬,怎么比得上“向阳湖”的作家和专家冰心、沈从文、臧克家、张光年、冯雪峰、郭小川、周汝昌等人名重现当代?

我最早知道咸宁干校和“向阳湖”,是读郭小川的《楠竹歌》,发表在他去世后的次年,1977年2月的《诗刊》上,以及臧克家写于1972年因病从干校返京后,出版于1978年3月的诗集《忆向阳》。臧克家这部以57首绝句体歌颂五七干校生活的“正能量”诗集,1979年初受到姚雪垠的尖锐批评,这可以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否定“文革”之后,文坛上的第一桩论辩性公案。此后,有《黄河大合唱》作者、臧克家的好朋友张光年(光未然)写的“干校蒙难纪实”《向阳日记》,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纪录向阳湖放鸭等经历的《牛棚日记》,还有牛汉、韦君宜等人的自传关于向阳湖生活的记录,不一而足。这些阅历丰富的文化名人收入他们传世文集的记载,其影响力岂是《天高云淡——装甲兵襄樊五七干校孩子们的回忆》(中央文献出版社)、《记忆沙洋“五七”干校》(长江出版社)之类集子可以比拟的?

第二是向阳湖干校在文化“战线”规模最大。“文革”中文化部办的干校不止一处两处。有本书叫《金岗山麓的追忆——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文化名人寻访录》。而郭小川那首名诗《团泊洼的秋天》,写的就是文化部在天津静海县团泊洼的干校。他是在向阳湖干校移交当地办农场之后转往团泊洼的。上海奉贤干校是上海的文化界人士。这些干校文化名人聚集的规模都远不如向阳湖的大。向阳湖干校从1969年4月12日草创,到1974年底人员全部撤出,共容纳了文化部机关、中国文联和作协、故宫博物院和荣宝斋等北京文化单位的干部及家属6000多人,共编有5个大队26个连!

第三是因为这个地方生产与生活特别艰苦,被文化名人笔下记录下来给人印象深刻。1968秋年到1969年,中苏关系剑拔弩张,处于大战一触即发态势,所以中直机关干校没有到东北去办而是到中南地区。中南地区办的干校,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就数“向阳湖”了。没实权没钱财的原文化部及下属单位,办干校选址没得挑,江汉平原所在的沙洋那样的地方怎轮上这帮文人?

所谓“向阳湖”,本名“关阳湖”,是咸宁、嘉鱼和武昌三县交界处“斧头湖”南端的一条湖汊。至今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围湖造田不仅是全国普遍性的“农业学大寨”改造自然,而且是一项重大的政府水利工程的一部分。从1968年12月动工到1970年10月完成,动员了两湖、两广、江浙和安徽、河南8个省的数万民工。

臧克家在《忆向阳》的序里描述,“向阳湖,是一个年代久远的荒湖,面积宽广,茅草丛生。野鸟在上面安家,獐子在里边落户。泥浆混浊,青天也印不上个清亮的影子。四面一片荒野,栽不到一株树。”就是一大片沼泽呀!我在湖区长大,知道这样的沼泽地,只有若干高处可以搭棚子安家,所以我们水乡的地名多叫什么“台”呀、“墩”呀、“埠”呀、“岭”呀。生活在江南水沼地的人们晓得,这种地方最可怕的是吸血的蚂蝗和蚊子,防不胜防;其次,是堤埂泥路里扎人的野菱角。

最重要的,是第四条,咸宁有个叫李城外的人。

1961年出生的李城外,本是咸宁地区通山县人,但长期在咸宁市直机关工作,对“向阳湖”所在的“咸安区”比老家还熟悉。1994年在市政协坐“冷板凳”时,从《咸宁市志》的“大事记”里读到一条记载:“文化部到咸宁向阳湖创建‘五七’干校。一大批著名作家、艺术家和文化界高级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六千余人在该校劳动锻炼……”就这么几句简短的介绍,让他敏锐地感觉这是天赐咸宁的一座文化富矿,天将降大任于他来保护和发掘之。

从此,不论是当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还是现在担任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他的业余时间全部身心都用在这件事上,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五七干校研究第一人”,向阳湖文化研究专家。2011年10月底,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到“向阳湖”考察,观看了他收集并在干校总部旧址展出的那些珍贵的史料、照片和实物,大表赞赏;借用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抗日英雄“李向阳”大名,笑称李城外是“文化李向阳”;强调这么多文化名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集中在一个地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少见,咸宁对这份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要按照“文史农旅”相结合的思路,继续搞好保护和开发工作。

怎么评价“五七”干校这段历史,当代人可以见仁见智,后代人肯定会从他们的视角给出不断更新的解读,但是历史研究首重史料,最有价值的基础性的贡献,无疑是以“不虚美,不隐恶”的学术中立态度,收集和保存相关历史文献和实物。

1995年起3年里,李城外“与时间赛跑”,陆续在京城采访了200多位曾下放“向阳湖”的文化名人,“抢救”了一批弥足珍贵的音像资料。著名学者任继愈说:“后来人如写文化大革命史的‘儒林传’,这是一批极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种野史的真实性或为正史所不及。”已经出版的《话说向阳湖——京城文化名人访谈录》、《向阳湖纪事——咸宁“五七”干校回忆录》等“向阳湖文化书系”,只是李城外用文字呈现的一部分内容。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zgls/dangdailishi/20221013/22896.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五七干校惨痛历史成就的一个地方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