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历史人物 >

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

历史上为什么刘邦会重用韩信呢?刘邦一点也不担心韩信夺权吗?刘邦给了韩信一支庞大的主力,甚至自己全军覆没的时候还偷偷去抢夺韩信军。还有,萧何举荐韩信时,韩信资历那么浅,权力却给的那么大,他是怎么说服刘邦的呢。刘邦用韩信,究竟是怎么运作的呢。这个历史经验,在现代社会进行人事安排时有什么借鉴意义呢。一开始我也不知道答案。不过我看到学术界有一些认真做工作的人,而是脚踏实地整理出了一些新观点。

比如说有的人整理发现了刘邦起兵建国过程中吕氏家族的重要作用,以及大量汉朝开国将领出自吕氏派系的现象。在观看这样的帖子的过程中,我注意到韩信麾下很多大将都是刘邦心腹。然后我就明白这个事情是怎么运作的了。很简单。刘邦在出兵之前,由于面临庞大的战场,以及关中三王的问题,就必须考虑分兵。不然双拳难敌四手,很容易顾此失彼。分兵就需要一名大将军。大将军的权力非常大,势必会影响到刘邦的地位。

如果将来打赢了,大将军比刘邦的势力还大,难道大家分别称东帝西帝吗。所以,当时的最佳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能力十分出众、资历十分浅薄的人做大将军。因为能力十分出众,所以可以履职。还有因为资历十分浅薄,所以就需要一个身边没有地位较高、可以协助掌握权力的心腹。在这个情况下,韩信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韩信有本事,善战;韩信地位很低,名声也差,别说没朋友,就是有朋友。

而韩信自己都不过是个治粟都尉,他的朋友位置也高不到哪去,你的左膀右臂都是我的人,我还怕你造反。所以,韩信,才华出众,资历浅薄,是出任大将军的最佳人选。刘邦这种用人技巧,可以说将“形势”运用到了极致。韩信这个人不是没有野心。他在攻齐的时候要做齐王,后来去做楚王也收买人心。但是这没有什么用。他的重要部下是曹参这样的人。后来他做了楚王以后很短时间就被刘邦设计捉了。

韩信之所以第一个被消灭,主因就是他根基浅薄,刘邦想给他权力就给他权力,不想给他什么也拿不到。后来的一些人就没刘邦这么聪明了。比如说费祎。三国志记载说,费祎在主政时期,故意裁抑姜维的兵权,使不过万人。这种伎俩,能不能防止姜维“谋反”不知道,反正蜀汉的对外战争肯定赢不了。这种“不管怎么样反正我们赢不了”的操作也是神了。历史上有很多不如刘邦聪明的人。

而费祎就是个典型,之前没展开说。我们看看姜维的背景。姜维在青年时期被曹魏地方官员怀疑排斥,不得不孤身投奔蜀汉。诸葛亮特意对他进行培养,教他练兵,掌握军队。我个人猜测,所以当时诸葛亮看到姜维这样孤立无援的身份应该是很欣喜的,其实这和当初荆州士人集团看到诸葛亮孤立无援的身份时想法应该差不多。但是费祎使用姜维的办法很低级。以姜维孤立无援的身份,所以不必过分裁抑其兵权,只需要在他身边安插自己的心腹。当然,安插心腹这种事,还是刘禅做起来更合适。只是谁让蜀汉是权臣当道呢,其实当时皇帝是没有那么多实权的。刘禅甚至不知道在诸葛亮出兵时在诸葛亮身边安插心腹。

实际上,以丞相身份掌握军队,这种兼掌文武的“正卿”身份本来就是权臣架空君主的标配。春秋时代的赵盾,三国时代的曹操,都是这样。综上,我认为,可能是大约刘禅真的太笨了,连用人都不会。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要借鉴刘禅诸葛亮的君臣关系,那么要做的应该是防范部下出现一个兼有人事、业务权力且资历十分深厚的人,因为这个人很容易拉起队伍就走。其实指责刘禅乃至刘备也并不十分恰当。严格说起来,刘备怎么就没有一个萧何呢。刘邦的萧何面对刘邦需要一个能力出众但又要防止其造反的大将时,做出的选择是推荐能力出众、资历浅薄的韩信,而不是说毛遂自荐。如果刘邦直接任命萧何兼任丞相和大将军,所以从人事关系上来说,萧何的确是忠臣。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lsrw/22616.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刘邦重用韩信的原因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