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网 > 历史人物 >

郑板桥教子理念

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他为官清廉,体察民情,留下许多佳话。郑板桥是兴化人的骄傲,在民间流传着他的故事家喻户晓。

相传,52岁那年,他的儿子出生了,全家人以他为宝,取名小宝。虽说是晚年得子,十分疼爱,但他并不溺爱。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县官,儿子在老家,他写信给堂弟,请堂弟对儿子小宝从严教育。

据说,郑板桥在弥留之际,把儿子叫到床前,要儿子亲手做馒头给他吃。儿子忙了好一阵子才把馒头蒸好,准备送给父亲吃时,父亲已经走完了他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永远闭上眼睛,儿子放声痛哭。后来,他看到茶几上有一幅字,那是父亲临终前写给他的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父亲临终写家风,儿子铭记永流传。

郑板桥廉洁自爱,对子女严格要求,临终教子给后人留下的是一笔精神财富。他的故事对今天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仍具有启示作用。

一、爱子是本性,溺爱是任性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在生活中,疼爱自己的孩子无可厚非,但过于溺爱,那是一种任性表现,不利于孩子成长。有一些孩子在家长的过度保护下,身上染上严重的“骄娇”二气,骄傲自满,看不起他人,娇生惯养,吃不了苦。

大家熟知的歌唱家李双江老来得子,对儿子李天一太过溺爱,导致孩子蛮横、不守规矩,以致一错再错走上犯罪。现在,李天一已改名为李冠丰,希望他能够改邪归正,重新做人。同样是老来得子,郑板桥对儿子的教育没有丝毫松懈,通过几封家书委托堂弟教育儿子,要学会与人分享,不许欺负下人,对穷苦人有怜悯之心。看来,郑板桥更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

二、留钱财不如传家风,求人不如求己

郑板桥考虑的不是给子女留下多少钱财,而是教育孩子求人不如求己,要学会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双手。后来,著名爱国英雄林则徐的主张与郑板桥是同一个意思,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郑板桥写过:“难得糊涂”,其实他很清醒:万贯家财留给后代能全部败光,甚至会招来是非,但一个家庭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潜在的无价之宝,它能影响和教育后辈,传承家风,保持勤劳、善良的本色,懂得做人的道理,掌握生活的技能,孩子的人生就会更加充实。

郑板桥教子的故事虽简短,但包含的道理是深刻的。家长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让他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lsrw/22460.html

声明: 文中所以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网站进行修改或删除。 历史网仅供爱好者学习交流,所有作品及文字版权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责任自负!

本文链接: 郑板桥教子理念

欢迎关注:【历史网】http://www.iobobo.com/




声明: 本站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QQ联系:56907920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微信号暂不提供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